杭州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chinahangzhou.com.cn
中国杭州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杭州网> 财经> 企业报道>正文内容
  • 不到10年这家浙企就进入了航空制造“朋友圈”
  • 2018年06月29日来源:浙江在线

提要:“一转眼,做航空制造快10年了,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熬得住,一定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吃苦精神。”王水福一边吃一边说,这番淳朴的劲儿和当年那个从农机制造白手起家的他并无二致。不同的是,今天的西子,距离世界顶尖飞机零部件制造企业,已不再是遥不可及。

初夏,西子联合大厦。王水福的桌上摆着一盘西子农场新鲜采摘的原生态西红柿,还未坐下,他就开心地分给我们每人一个。钟情高端制造的王水福,对食物也有自己的执念:品质要好。

“一转眼,做航空制造快10年了,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熬得住,一定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吃苦精神。”王水福一边吃一边说,这番淳朴的劲儿和当年那个从农机制造白手起家的他并无二致。不同的是,今天的西子,距离世界顶尖飞机零部件制造企业,已不再是遥不可及。

从快到慢

一个月“磨”出4扇舱门

航空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花”。可如果走进位于大江东的西子航空生产车间,或许你会有些意外:这里并非高大上的智能工厂,也没有现代化的流水线。

面对记者的疑惑,西子航空总工傅云解释道:“飞机制造的精细化要求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手工劳动是主要工作方式。”放眼看去,整个车间被透明薄膜分割成一个个工作区间,以保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工匠们在自己的工位上埋头守着自己的园地,精心打磨每一道工序。

“这是我们为世界第三大的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公司生产的专供机组人员出入的舱门。别小看这个舱门,这是目前我们生产的飞机零部件中最复杂的。”慢工出细活,傅云告诉记者,一个月他们最多也只能打磨出4扇这样的舱门,可一扇舱门的价格就能超过一辆宝马三系轿车。

精益制造就靠一个“轴”字。这扇长1.5米宽0.8米的小舱门上,组合排布着400多种零件,铆钉更是不计其数。尽管每款都有对应的设计图纸,正如傅云所说,纸上谈兵易,图纸上给出的往往只是一个个数值区间,要给成百上千个部件定位、钻孔、施铆,严丝合缝地在这方小天地里安家,需要反复测试、反复打磨。

舱门上一个小小门把手背后的故事就不少。“设计图纸只给了我们一个打开舱门的力的区间数值,可这个力背后却涉及弹簧、拉杆、凸轮等各种不同部件的松紧和结构,如果装好后用测力计测出数值不对,就得重新拆卸开来,分别调试不同部位的松紧,生产第一个舱门时,光这一个部件,我们就调试了几个星期。”

“唰唰唰……”走在舱门生产间内,耳边时不时传来清脆的声音。一个质量检验人员正拿着一块仅有0.08毫米厚的铁片反复插入舱门各个角落的贴合面。“我们用比一根头发丝还细的工具进行贴合面间隙检查。对于航空制造而言,每一道制造工序完成后都需要反复检测。”傅云说。

“很多人说,本来我的日子很好过了,为什么非要自找苦吃?但我知道,这条路是对的。”王水福和他的工匠们一样,有点“轴”。“改革开放40年,我们企业家富起来了,但富的时候不能只想着赚快钱丢了斗志。如今一架大飞机上要用的1000多种材料依然全部需要进口,我们只有静下心来钻研,将来才能挺直腰板成为强者。”

高端制造

成功在于比别人更“傻”

最近王水福很高兴,他告诉我们,他被儿子“表扬”了。

“儿子对我说,老爸,你是伟大的。因为他进入了工业互联网领域之后才意识到,坚守实体经济不易,这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王水福的执着,正是西子航空的由来。

西子航空的展厅里有一面价值上亿元的航空认证资质展示墙。“其实航空制造最磨人的反而是制造之前繁琐的认证环节。”傅云告诉记者,为了拿下空客、波音、庞巴迪等顶尖航空公司的订单,截至5月底他们已经取得了286项专利证书,投入上亿元,每一张证书背后都有说不出的苦累。

“设计是人家给的,我们的专利突破就在于工艺,难点也在这里。喏!做一个庞巴迪的舱门,我们就得先拿出40多项认证。”

航空制造业门槛究竟多高?从一项“铝合金的表面阳极化”认证中就能看出。

这一项认证要求:经过这一表面处理工艺后,飞机表面材料能达到在加速腐蚀环境里经受15天的考验也不出现腐蚀点的要求。温度、电流、时间长度、溶液配方、离子含量控制……每一种参数的微毫之差都有可能导致测试的失败,傅云带领团队做了几千组对比试验,反复配比、反复检测,更多次将试片送到美国、加拿大等实验能力更强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前后花费了半年时间,才终于通过了这一项认证。

在完成航空公司要求的各项认证之前一年,西子航空不生产任何具体产品,耐着性子一个个取证,周期长不说,还很“烧钱”。“试问,有多少企业有这样的韧性,不仅放弃赚快钱,还砸钱死磕一个全新的领域?”或许,西子航空的成功,就在于比别人更“傻”。

波音车间

40多岁工匠当场落泪

“给波音做配套的两年,快把我们这帮人弄崩溃了。”王水福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来形容这段经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以后,对于“质量”二字,西子航空有了全新的认识。

王水福至今还记得,在波音考察设备阶段,好不容易设备能力过关了,对方却要求同时再备一套设备。“当时我很不理解,一套设备我已经亏损了,两套不是要命嘛!可这就是人家的质量管理要求,万一一套设备出了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顶上,不耽误生产。”

考察期的最后3个月,西子航空派出30多人的工匠队伍前往美国受训,吃住行自己负责,边学边做,“免费打工”。

“波音公司派专人盯我们的习惯,允许警告3次,3次以后再犯错,那么这个人将终生不得再做波音的产品。”规矩摆在前头。当年好多40多岁的工匠难受落泪的场面,王水福至今历历在目。“他们都说,我犯错真不是有意的,可是在对方眼中,习惯不好是最致命的。”

在此之后,王水福意识到,过去自己一直停留在“产品质量”阶段,关注尺寸、标准、工装,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则是“管理质量”,即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而最终,应该达到“习惯质量”,把质量二字化在血液里,践行真正的工匠精神。

西子航空的质量管理理念起效了。今年初,大江东的西子航空二期厂房里紧急入驻了一支团队,接手深圳一家代工企业生产航空用的小马达。“对方有些吃惊,原以为熟悉航空标准就够我们花上一年时间了,没想到我们一个月就把产品做出来了。”

顾宏波是这一项目负责人。航空标准是什么?每一个步骤完成后都有检验环节并且留下完整的档案,每个环节背后都有追溯体系,哪个小零件出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人。“其实对于马达的制作我们驾轻就熟,这一套航空标准体系和质量意识才是关键。”顾宏波说。

王水福知道,真正的“顶梁柱”不只是某一技术的炉火纯青,更在于背后的精神和眼界。从航空制造中摸爬滚打锻造出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精益制造理念,将被用在电梯、电梯核心部件、锅炉、立体停车库、地铁盾构机等西子联合的各个制造领域之中,落地开花。



责任编辑:严珣文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