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杭州网 » 要 闻 » 杭州 » 正文

用“停车+”模式解难题 杭州探索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新解法”

2025-09-19 13:25:18 来源:钱江晚报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行动试点城市之一,杭州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发展,紧扣“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的核心要义,以停车设施建设为重要切入口推进城市更新。

蜻蜓·公园未来停车楼以AGV机器人为核心,实现500个车位无人值守智能化管理,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潜入式智能停车库项目;大运河杭钢公园逐步开放地下停车场,千余个泊位让工业遗址转型文旅标杆有了基础配套支撑;紧邻地铁线的学正实验学校操场地下公共停车库可为市民提供便捷的“P+R”换乘服务,优化交通效率……杭州通过“停车+”模式开发复合型城市公共空间,在破解“停车难”的民生痛点过程中,探索土地集约利用与功能复合创新,找到了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新解法”。

由表及里

停车+生活接口

杭州停车空间又“扩容”了: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新增停车泊位229937个,其中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439个。

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方为改革之要。“今年的停车设施建设,一方面坚持高标准配建停车泊位,积极通过城市更新等方式弥补主城区的停车位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围绕住宅小区、学校、公园等重点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地下空间立体开发、商业用地复合利用等多种方式,拓展建设思路,提升土地利用率。”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全年新增公共泊位将超过6000个。

这种“空间—功能—价值”的三重复合“停车+”模式,在杭州拱墅区的大运河杭钢公园项目体现得尤为典型。大运河杭钢公园受保留工业遗存较多、部分地块地下空间开发受限等因素影响,在项目设计时即考虑将地下车库和公园地块互联互通,统筹解决区域停车问题,一期工程新建地下停车泊位1129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00个。

如今大运河杭钢公园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二期项目正在基础施工阶段,预计2028年建成,地下停车场也将逐步开放供社会车辆停放,为游人参观游玩和公园办展提供便捷的停车支撑。截至5月底,大运河杭钢公园已举办草莓音乐节、时尚品牌发布会等超百场文化活动。

“我喜欢停在靠近杭钢动力草坪这边的停车场,一上来就是大草坪和‘探索工厂’游乐场,这才是周末该有的样子。”蔡女士说,大运河杭钢公园既有工业遗迹风貌,又有草坪、咖啡、图书馆,已经成为一家三口最喜欢的休闲目的地之一。

大运河杭钢公园并非个例。位于杭州西湖区龙坞茶镇核心区的兔子山公园,四周茶山环绕,公园内有阳光草坪、烧烤营地等配套设施,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年来,兔子山公园先后建成两个地下公共停车场,共计公共泊位670个,不仅缓解了片区交通压力,也提高了公园的游客承载能力。

从点到面

停车+换乘交互

停车难,最难有二:一是重点区域,二是特殊时段。

近两年来,除了解决重点区域停车难题,缓解特殊时段的停车难题也成为杭州市建委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

截至今年8月,杭州地铁已开通12条线路,运营里程516公里,实现十城区及主要交通枢纽全覆盖,地铁交通网络进一步深度联通。“这也意味着,利用地铁站点周边空间资源同步建设‘P+R’换乘型停车场,引导市民换乘公共出行,是一项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解释,“P+R”(Park and Ride即停车换乘)模式能有效减少主城区道路拥堵时间、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尤其对居住地离地铁站较远的出行者来说,在早晚高峰特殊时段,接驳换乘是更为便捷实惠的选择。这也是国内外很多超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

杭州临平区的龙安湖公园草坪下就“隐藏”着这样一个“P+R”换乘型停车场,400个公共停车位距离地铁9号线五洲路站约250米、龙安站约300米,且临近多路公交站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停车场不仅方便市民实现停车和地铁、公交衔接,还保留了地面的足球场、篮球场、儿童游乐设施、草坪活动区和“青才驿站”综合服务体等公共设施,实现了公园地上地下“垂直空间”的高效利用。

今年建成的杭州钱塘区学正实验学校操场地下公共停车库承载的功能又有所不同。这是一个“学区+社区+商区”三重叠加的“停车难”重点区域,新建公共泊位170个,通过科学规划出入口布局与内部交通动线,实现车辆高效周转,优化交通效率。一方面缓解上下学接送造成的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另一方面项目紧邻地铁1号线下沙江滨站,能为需要停车换乘出行的市民提供便利。

截至目前,杭州已累计围绕64个站点建成具备“P+R”换乘功能的停车场77个,其中28个停车场已实现换乘优惠,以缓解城市核心区、景区等热点区域停车难题。

不久前,杭州相关部门公布了综合交通出行数据,全市基于停车难易情况进行网格化分析,辅助停车配建标准和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的修订。杭州将结合地铁线网建设,继续同步推进换乘停车场建设,为市民提供便捷的“P+R”换乘服务,实现“单点停车保障”到“区域交通疏解”的升级,优化交通效率。

杭州的停车场(库)建设始终遵循“空间即服务”的理念,“停车+”模式正突破停车功能本身,将公共服务空间打造成通行交互的节点、资源配置的枢纽,在效率与温度之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观察窗口。

这种将民生需求转化为治理创新的智慧,正是新时代城市工作“人民性”的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锚定AI与数据要素新未来,杭州市数据集团数贸会绽放异彩

9月25日-9月29日,杭州大会展中心,又迎来了全球数字贸易的创新盛会。154个国家(地区)设展或参会,超1.1万名国际客商参加,超1800家参展商现场参展,展览面积超15.5万平方米,杭州正式进入“数贸时间”。此次...【详细】

中国日报网会议2025/09/30

浙江杭州推八大系列200余项秋季旅游活动产品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赏桂是杭州最具特色的秋季旅游休闲活动。9月28日,据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叶虹介绍,2025年金秋假期,杭州推出了多元金秋赏桂产品,既有公交赏桂...【详细】

中新社文旅2025/09/30

杭州连续15年入选外籍人才 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9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在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以下简称“魅力中国城市”)主题活动成果——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详细】

杭州市人民政府网杭州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