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展的脉搏再次为城乡融合而跳动。8月27日-28日,全市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暨深化市域内协作帮扶工作现场会召开,会上,被称为“政策大礼包”的《省市支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政策集成20条》(以下简称《20条》)正式出炉,用实打实的政策支持,为杭州加快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20条》条条紧扣实际、瞄准痛点,尤其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产业振兴方面,释放出了许多令人心动的信号。
比如,文件明确,将持续推进山林资源的高效生态利用,计划建设20个市级高效生态山林经济基地,每个最高补助1000万元,全力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和“土特产”精品培育,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富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在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上,《20条》提出,2024年—2026年,全市将安排2.09亿元推动农村供水工程提升改造,到2028年累计拿出9000万元专门打通区、县(市)公路“断头路”。此外,还将按每辆9万元的额度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更新,用“真金白银”推动绿色出行贯通城乡。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20条》拿出了“满满诚意”鼓励青年入乡发展。其中,对城乡劳动者和在校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最高可提供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贴息;对初次创办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企业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可连续3年提供创业补贴,累计金额达10万元。
多项“福利”明显向西部区、县(市)倾斜。比如,实施农村中小学“新四项工程”,每年派遣110名教师赴西部5区、县(市)支教交流,2025年统筹安排6000万元改善西部5区、县(市)农村校园食宿条件;在医疗方面,市县将合筹2.18亿元支持桐庐县创建三甲医院,临安区、淳安县、建德市将各获9000万元提升诊疗能力,全市将建设不少于120个巡回诊疗点,投入50辆巡回诊疗车,把三甲服务能力通过“固定+流动”的方式覆盖至西部薄弱区域;此外,《20条》还强调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同入市”,让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9月25日-9月29日,杭州大会展中心,又迎来了全球数字贸易的创新盛会。154个国家(地区)设展或参会,超1.1万名国际客商参加,超1800家参展商现场参展,展览面积超15.5万平方米,杭州正式进入“数贸时间”。此次...【详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赏桂是杭州最具特色的秋季旅游休闲活动。9月28日,据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叶虹介绍,2025年金秋假期,杭州推出了多元金秋赏桂产品,既有公交赏桂...【详细】
9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在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以下简称“魅力中国城市”)主题活动成果——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