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杭州网 » 要 闻 » 杭州 » 正文

杭州:城乡双向奔赴 同绘共富新景

2025-08-27 09:57:03 来源:钱江晚报

二十多年前,“千万工程”的春风吹过钱塘江畔的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座拥有数字书房、无人超市和智慧跑道的现代化乡村。它吸引大量青年安居创业,正以“青年发展型村社”这张新名片,成为杭州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推动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既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关键路径与核心内容,也是其最直观、最具有标志性的成果。

时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亦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杭州坚决贯彻我省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深入实施“三提三增”六大行动,这座城市正以坚定的步伐,推动城与乡的双向奔赴。

围绕这一目标,杭州出台《杭州市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实施方案》,并同步配套《杭州市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实施方案》等8个政策文件,系统构建城乡协同发展的制度框架。

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杭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61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6元,增长5.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共同富裕的底色越发鲜明。

■ 叶怡霖

强城—

提升县城承载力

小“县”变大“城”

县城,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浙江活跃的县域经济正为城乡融合注入持续的内生动力。

“强城”,即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其引擎作用,通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丰富消费场景、强化技术支撑,吸引人口向县城集中,推动小“县”向大“城”跃升。

围绕这一目标,今年以来,杭州深入推进以桐庐、淳安、建德3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县城承载能力提升重大项目和中心镇项目,着力提升产业平台集聚、基础设施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打造高水平产业平台,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正是“强城”行动的核心抓手。

靠近城市的县城,正加速承接杭州的高新产业。如桐庐—高铁18分钟即可抵达杭州主城区,通过积极对接城西科创大走廊等创新资源,今年上半年签约的17个重大项目中,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占绝大多数,预计将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

具备独特资源禀赋的县城,正凭借自身优势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以建德为例,这里不仅拥有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低空飞行空域,更依托无人系统实验测试基地,率先布局集低空文旅、低空服务、低空制造于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链,一座“天空之城”正蓄势起飞。

不仅县城在提质升级,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中心镇也在快速崛起,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协同发展。

今年上半年,杭州开展新一轮中心镇培育工作,淳安威坪、淳安汾口、西湖双浦、萧山临浦、余杭瓶窑、富阳新登、临安昌化、临平塘栖、建德梅城、桐庐分水等十镇成功入选省级中心镇。通过“一镇一策”精准支持,推动各镇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人口也在加速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杭州积极推进高山远山农民向中心城镇和县城转移。以淳安为例,围绕就医就学、养老享老、就业创业等民生关切,今年多渠道开展转移集聚工作,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2.7个百分点,其做法入选全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兴村—

激发乡村潜能

拓宽共富道路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难点与核心皆在农村。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激发乡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作为“千万工程”的源起地,杭州在全省率先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率先开展未来乡村、数字乡村等和美乡村新实践。做好茶文章的西湖区上城埭村,创新“共享村居”的钱塘区江东村,被誉为“天然氧吧”的临安区月亮桥村……一个个特色村庄星罗棋布,共同织就杭州乡村的靓丽图景。今年,杭州将深入实施“和美+”六大工程,新启动建设特色村30个、“千万工程”精品线20条、城乡风貌区8个,持续擦亮“千万工程”的共富底色。

面对众多“明星村”,如何将点状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整体动能?杭州创新推广“大下姜”模式—以下姜村为核心,2019年6月,联合周边25个村庄协同发展,形成集群效应。今年,杭州全面推行“重点村+周边村”片区化组团发展机制,计划3年内建设100个以上乡村片区组团,辐射带动1000个以上行政村,真正实现强村带弱村、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

富民是兴村的根本。杭州通过多元路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既卖风景,更收效益。

比如,推广综合种养模式,提升亩产效益。目前,杭州新型综合种养面积已突破20万亩,其中稻鳖、稻蛙和稻鸭种养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再比如,培育特色土特产产业链。通过深入实施“一链百亿、十链百亿、百链百亿”工程,杭州已打造20条产值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临安坚果全产业链被列为省级2025年“土特产富”重点培育的百亿元以上产业链。

展望未来,杭州的富民农业还有哪些“掘金”方向?关键还要发挥本地优势:

背靠超1200万人口的城市消费市场,杭州农业拥有广阔空间;发达的数字经济与创新能力,更为农业注入更多可能。

插上创新的翅膀,杭州现代都市农业正不断向“新”而行。在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这里的117亩蔬菜园能年产叶菜200万公斤,最少的时候只需5名管理人员。一棵青菜的播种、育苗、生长、采收、包装均通过智能机械设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大大提升了种植采摘效率。在余杭彭公数字化未来农场内,瓜果蔬菜一边生长,一边被数字屏“记录”下果径、产量、水肥等数据,通过农场开发的农业数据模型,可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质。

此外,杭州西部广阔的山林资源,同样蕴藏着富民增收的巨大潜力。

森林覆盖率达87.97%的临安昌化镇,通过发展森林康养度假、林下中药材种植、生态体验等新业态,不仅让村集体经济增收,还让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目前,高效生态山林经济基地建设、“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等富民举措正在杭州山林中拔节生长,推动中药材、茶叶、竹笋、食用菌、林果、特色养殖等山林经济“点绿成金”。

融合—

推动青年入乡

做优公共服务

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要素流动不畅的制约:人才难留乡村、资金难投农村、用地配套不足等。破解这些难题,关键在“人”,核心在机制。

2024年底,杭州启动实施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136”行动,全面深化“地、产、粮、人、策、治”六方面改革,推动“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不断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

“一根网线连接世界,双脚扎根杭州乡土。”在建德之江村,越来越多的青年“数字游民”带着创意与梦想走进乡野。他们中不少人自带“流量”,引入村咖、窑烤面包、露营基地、鲜花经济等多元业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吸引年轻人的,不仅是乡村的“治愈系”风光,更是这里广阔的创业空间与成长机会。

今年,浙江省提出建设1000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杭州率先推出123个站点,并向青年发出邀请,其中80%布局在“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系统性打造青年入乡第一站。

引才只是起点,育才、留才更为关键。依托“千万工程”,杭州推出《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计划》等一揽子政策,围绕“引、育、用、留”全链条精准发力。截至今年7月,全市已累计培育现代“新农人”6.18万人,一支有活力、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队伍正快速成长。

要让青年真正留下,让农民生活更幸福,必须破解他们所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托育等现实问题。

做好“融合”的文章,杭州以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为主线,推动城镇优质资源持续向乡村延伸覆盖。

在淳安,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人才实现“编制、招聘、使用、保障、医保”五个一体化,人才统管共用、上下流动,群众看病更便捷、更安心。在富阳,推出“共享教师”模式,在全省率先招录初中教师“跨学段”下沉小学支教,实现师资灵活调配、高效循环。

人来了,服务和资源跟上了,土地与资金也加速“流动”起来—

在萧山浦阳镇,“政企村农”合力共建的模式正展现出强劲活力。传化集团联合谢家、径游、安山3个村,流转1500余亩土地,共同打造“谢径安·传化农创村”。通过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构建“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该项目有效联农带农、促进增收。截至目前,累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超2000万元,公益服务覆盖超2万人次。

杭州的城乡共富之路正越走越宽。前行路上,杭州将继续以“千万工程”为笔,在之江大地上描绘出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高质量融合新画卷,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城乡居民,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

本版图片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提供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锚定AI与数据要素新未来,杭州市数据集团数贸会绽放异彩

9月25日-9月29日,杭州大会展中心,又迎来了全球数字贸易的创新盛会。154个国家(地区)设展或参会,超1.1万名国际客商参加,超1800家参展商现场参展,展览面积超15.5万平方米,杭州正式进入“数贸时间”。此次...【详细】

中国日报网会议2025/09/30

浙江杭州推八大系列200余项秋季旅游活动产品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赏桂是杭州最具特色的秋季旅游休闲活动。9月28日,据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叶虹介绍,2025年金秋假期,杭州推出了多元金秋赏桂产品,既有公交赏桂...【详细】

中新社文旅2025/09/30

杭州连续15年入选外籍人才 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9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在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以下简称“魅力中国城市”)主题活动成果——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详细】

杭州市人民政府网杭州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