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杭州网 » 品 宣 » 品牌 » 正文

志翔电动车入户充电监测系统入选IDC最佳实践报告 负荷辨识技术破解老旧社区电动车充电安全难题

2025-07-29 15:03:40 来源:中国杭州网

北京,2025年7月28日——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IDC PeerScape:面向电力行业负荷辨识技术的最佳实践》报告。志翔科技“基于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电动车入户充电监测系统”入选报告,成为电力负荷辨识技术领域的最佳实践案例之一。通过AI驱动的云边端协同方案,志翔电动车入户充电监测系统有效降低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入户充电引发的安全隐患,为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可靠支撑。

电动车入户充电隐患大,科学治理迫在眉睫

截止2024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随之而来的充电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多社区,居民私拉电线、入户充电等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导致火灾隐患丛生,对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传统治理手段大都依赖人工巡查或摄像头监控,人力物力投入大,还存在响应滞后和覆盖盲区等短板。针对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问题,亟需更具灵活性和多方适配的非介入式电监测改造方案。对此,IDC报告指出,电力负荷辨识技术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通过实时监测用电行为特征,实现精准识别与主动预警。

非介入式方案构建安全闭环,破解管理难题

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志翔科技创新性地研发了基于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电动车入户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在用户电表侧安装智能监测终端,结合云端分析平台,云边协同工作,全天候实时监测用户用电行为,快速精准地从中分离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特征,并实时预警。系统变人防为技防,实现了集终端连接、平台监测、多端告警推送、现场核查劝阻的管理闭环。

志翔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监测系统工作图

志翔电动车入户充电监测系统自2024年下半年在北京多个地区开始试点应用。根据北京市海淀区某街道多个社区的实际应用数据显示:系统安装上线后,自2024年9月至12月间,系统告警次数逐月锐减,分别为1284次、631次、293次和150次,目前次数仍持续降低,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对比传统监测方案,该系统覆盖面更广、适应性更强,监控准确性更高,同时,实现“人防”到“技防”的变革,大大节省了人工巡检成本。IDC报告评价该应用实践:“以技术创新驱动管理升级,实现高效精准的社区治理。”

从助力安全治理智能化向构建智慧城市生态延展

目前志翔电动车入户充电监测系统已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紫竹院、香山等多个街道社区提供服务。除了社区智能化管理,基于负荷辨识技术的非介入式方案未来还可以向智慧城市建设的更多场景延展——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通过对用电行为和用电需求的智能监测分析、预测维护、快速响应,更好支撑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安全化,更高效便捷地服务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据了解,IDC PeerScape报告聚焦中国电力行业负荷辨识技术的发展及挑战,结合企业的最佳实践,阐述技术的应用要点及成效,旨在为电力企业技术选型、应用场景搭建、实施策略制定提供价值参考。IDC认为,负荷辨识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融合日益紧密,已成为推动电力行业变革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IDC 中国 CIO/CTO研究高级研究经理李鑫表示:“电力负荷辨识技术正从单一监测工具向能源管理核心基础设施跃迁。短期来看,非介入式方案凭借低成本、易部署优势,在公共建筑、高校等场景快速渗透等优势,近两年有望保持35%以上复合增速。”

责任编辑:王燕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社区干部体验当骑手两个月 “跑”出一个友好驿站

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社区工作者郑文星,去年利用业余时间“变身”外卖骑手,通过60天的一线跑单经历,深入感知新就业群体的真实需求,也为后续服务优化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一体验,不仅拉近了社区与劳动者之间的距离,更推动了对新就...【详细】

杭州市人民政府网民生2025/09/11

雅江风情舞动钱塘,锅庄舞走进杭州社区

9月4日,四川省雅江县文旅局组织文艺代表团来到杭州市四季青街道钱塘社区,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演出。活动内容包括锅庄舞、藏族歌曲等节目,展现了雅江地区的文化风貌。此次演出旨在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增进民族...【详细】

潮新闻客户端杭州2025/09/05

义桥:歌声传廉韵,社区扬清风

前些日子,萧山义桥镇锦浦社区居民热切期盼文艺活动。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黄程飞迅速响应,与社区书记赵燕华商议后成立小组,快速建群摸清需求:居民普遍希望午后学习革命歌曲和老歌。联络站明确公益课程原则:零收费、无商业。社...【详细】

杭州市人民政府网民生2025/08/20